莫忘來時路/9月20日-美國僱用納粹科學傢

1945年9月20日,7名德國火箭工程專傢抵達美國德拉瓦州一處軍用機場,開始他們在美國的工作,其中包括德國頂尖的火箭專傢馮.佈勞恩(Wernher von Braun)(圖為日本太空博覽會上展示馮.佈勞恩的相關內容,美聯社)。


美國戰爭部(國防部前身)11天後才宣稱,這些出色的德國科學傢和技術人員將協助美國獲取德國的科技成果,他們「短暫停留期間貨梯維修台中」,將由戰爭部監督,參與陸軍和海軍相關軍事計畫。

戰爭部並未說明,這7人,以及隨後陸續來到的數十名德國專傢,大多曾加入納粹黨,並參與德國V1和V2火箭計畫。二戰期間,德國曾用這兩種火箭攻擊英國,造成逾兩萬人傷亡。而馮.佈勞恩是研發V2火箭的主要負責人,他甚至擁有納粹黨衛軍(SS)少校軍銜。

二戰末期為取得V2技術,美國、蘇聯、英國乃至剛掙脫納粹占領的法國,暗中展開激烈的爭奪。馮.佈勞恩後來率領一批德國科學傢向美軍投降。戰後,美國為瞭讓這些納粹科學傢能順利入境替美國效命,情報部門特地捏造、修改他們的履歷,洗刷他們過去投身納粹的菜梯維修不光彩紀錄。

僱用納粹科學傢的確有道德上的爭議,但美國非常擔憂俄國人會利用他們捕獲的德國科學傢開發火箭、飛彈等先進武器(俄國人也確實這麼做),因此低調引進這些人,宣稱他們是「自願」前來協助美國。

儘管受到批評,事實證明美國收納這些納粹科學傢非常劃算。馮.佈勞恩領導的團隊不僅為美國研製出洲際飛彈、培訓瞭大批相關技術人才,還為美國發射人造衛星、送人上太空以及登陸月球做出巨大貢獻。他們當中絕大部分,後來都歸化成為美國人。

去過美國的人都曉得,美國移民局的入境申報表格明文規定嚴禁某些人入境,其中包括納粹黨,不過隻要您身懷絕技,這些規定僅供參考。

(中國時報)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傢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相關連結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電梯保養台中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arrow
arrow

    e2b8gn9dh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