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模版大學生做“快遞小哥”有蔓延之勢:為近利還是遠謀?
原標題:大學生做“快遞小哥”有蔓延之勢:為近利還是遠謀?

資料圖:2月21日,位於山東青島一高校校園內各大快遞點業務量陡增。

這段時間是求職高峰期,甘肅蘭州各大人力資源市場人潮湧動。連續數周周末,用人單位和應聘者雲集招聘會,各類招聘會場場火爆。

火爆求職季,“快遞小哥”需求大增,引來眾多大學生競相應聘。其中,有不乏本科畢業生求職“快遞小哥”。隨著電商的發展,大學生兼職做“快遞小哥”在校園有蔓延之勢。

大學生當“快遞小哥”,是為眼前的利益還是有長遠打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蘭州各高校展開瞭相關調查。

“快遞小哥”需油煙分離機求旺,大學生應聘忙

在最近召開的2017“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甘肅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上,蘭州市多傢快遞企業參會,紛紛招攬快遞員。

一傢知名快遞企業招聘簡章顯示,快遞員按計件工資發薪酬,工資范圍3000~10000萬元,上不封頂,工作地點依據住址就近安排。甘肅遠成集團共招聘快遞員20人,明確工資待遇為每月6000~7000元,並為快遞員繳納五險一金。“公司快遞員緊缺,想盡快招到合適的人。”該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范經理說。

同樣急需快遞員的還有中國郵政,該公司一位王姓工作人員介紹,郵政從事派件工作每月保底工資有3000~4000元,派送量大還有提成,但蘭州市安寧區派件員仍有缺口。

中專畢業、20歲出頭的小李是京東的派件員,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且公司包吃包住,“雖然辛苦,但是維持自己生活所需沒有問題”。可蘭州市安寧區京東負責人仍在想辦法招快遞員,“一開學,快遞單就會猛增,得盡快補齊缺口,以前網購量沒這麼多,現在一月比一月多,一天比一天多。”這位負責人表示。

在招聘會現場,快遞公司紛紛開出瞭各種條件吸引求職者。快遞公司開出的工資大都在3000~5000元左右,有些企業有底薪,加上績效工資收入更高,一些企業還承諾繳納各種保險。

良好的待遇吸引瞭眾多大中專畢業生前去咨詢,有相當一部分求職者留下瞭簡歷。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註意到,有一傢快遞企業一上午就有15人填寫瞭應聘登記表,其中10人應聘收派員一職,當中有3個人的學歷為本科,7個人的學歷為大專,其餘是中專畢業生。

選擇加入快遞公司,很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快遞員雖然辛苦,但多勞多得,工資還挺高,而且可以選擇在居住地附近上班。”一名三本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快遞行業正處於上升期,我想先從基層做起,多積累一些經驗,說不定以後自己創業也幹這行呢!”一位大專畢業生如是說。

“我是學物流專業的,與快遞業對口、工資還不錯,更重要的是這傢企業名聲響亮,發展空間大。”物流專業畢業的一位大專生選擇做快遞員,在他看來,大學畢業沒工作經驗,從基層幹起,積累經驗,深入瞭解行業,“即使辛苦一點,但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好處”。

大學生兼職“快遞小哥”,出發點各不同

除瞭招聘全職“快遞小哥”,一些快遞企業也選擇面向大學生招聘兼職快遞員,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高校雲集的蘭州市安寧區,大學生兼職投遞員甚至成瞭“快遞小哥”主力軍。

在蘭州交通大學大學生快遞服務中心,順豐、申通、百世匯通等快遞公司並排而立,幾乎每傢快遞公司都有幾名兼職大學生。

來自蘭州交通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李明吉說自己兼職做快遞,主要是為瞭積累社會經驗。在該學校的韻達快遞站點,李明吉負責將貨物編號並且派發給學生。“1小時5塊錢,雖然並不算多,但是不會佔用學習時間”。

“快遞小哥”並不是李明吉的第一份兼職。大一時,因專業課程多,李明吉沒有多少空餘時間,無法去勤工儉學,大二課餘時間增多,他在學校餐廳做過後勤清潔工。

“在餐廳做清潔工真的太辛苦,且中午要一直耗在那裡,覺都睡不瞭。”由於工作量大,嚴重耽誤休息,影響上課效果,李明吉感覺得不償失,在餐廳沒幹多長時間便選擇瞭離開。後來,他還體驗瞭促銷等其他兼職工作。

在李明吉看來,選擇做兼職“快遞小哥”,是多次嘗試後的理性選擇。“學習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他說,起初想找一份跟專業相關的兼職,但就近並不好找,有些單位太遠,來回奔波太費時間,也會影響學業。

到瞭大三,李明吉選擇瞭在學校內部的快遞站點工作。“兼職不在於能掙多少,而在於積累社會經驗,更早地認識社會。”李明吉認為自己學市場營銷專業,和快遞業正好相關,還能觀察銷售市場動態。

也有一些大學生因為經濟原因,需要通過兼職來補貼日常。“雖然幹快遞挺辛苦,但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養活自己,為傢裡減輕壓力,也是很不錯的。”來自農村,今年大二的劉曉剛是蘭州交通大學會計專業的學生,開學後開始在該校申通站點工作,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不停地用掃描機掃描已被簽收的快遞單。

“現在基本上每半天就有將近400份快遞。”同在申通站點兼職,已經上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宋鵬說,大四課程很少,畢業季花錢又多,出來找份兼職幹,順便可以給自己掙一些零花錢,快遞站點在學校也方便。

“快遞小哥”兼職起傢,小規模創業

記者調查發現,也有大學生做“快遞小哥”兼職起傢,已做起瞭小規模創業。如今,就讀甘肅政法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朱明君,不僅是韻達快遞該校站點的工作人員,也是該站點的承包商。

“上大學不能隻註重理論學習,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自己去嘗試。”抱著這樣的心態,朱明君大一就開始嘗試兼職做促銷員。盡管父母希望他好好學習,不同意他幹與學習無關的“副業”,以便將來找一份穩定工作,但朱明君還是“不安分”,在大學的前兩年,他課餘時間經常跑市場,嘗試瞭各種兼職。

一晃已到大三,較之身邊的其他同學,朱明君擁有瞭豐富的社會經驗,也有一小筆存款。去年10月,該學院韻達站點尋找新的承包商,朱明君得到消息後,經認真考察研究,最後瞞過傢裡人將快遞站點承包下來。

“先前做快遞小哥對這一行有些瞭解,大三課不多,合計瞭一下覺得能掙錢,就花瞭3萬多元承包下來瞭。”朱明君說,現在站點每天能派件40件左右,收件400多件,每月除去承包費及其他開支,自己一個月保底收入5000多元。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廚房油煙記者發現,在西北師大、蘭州交大、甘肅政法學院等蘭州高校校園,快遞站點都有大學生忙碌的身影,即便如此,一些站點依然存在人員緊缺。學校開學已經有瞭一段時間,京東、圓通等快遞站點紛紛打出招牌,繼續面向大學生招聘兼職崗位。

然而,在記者採訪調查的過程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大學生餐廳油煙做快遞,大材小用,太虧瞭!”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李明吉、劉曉剛、宋鵬、朱明君均為化名)

記者觀察

大學生做“快遞小哥”做做又何妨

大學生選擇做“快遞小哥”,無論是兼職還是全職,都有蔓延之勢。“大學生做快遞,大材小用,實在太虧瞭!”記者在調查採訪時,聽到這樣的評論。

記者調查蘭州招聘市場發現,由於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快遞公司對快遞員的需求旺盛,為瞭能留得下快遞員,一些快遞公司設置瞭底薪,承諾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快遞員的收入有瞭明顯改觀。

快遞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想盡快充實快遞員隊伍,滿足市場需求,擴大快遞業務﹔與此同時,一些大學生也選擇瞭快遞行業,決心從快遞員幹起,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選擇快遞行業的大學生求職者都有大致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的先就業,解決大學畢業後的基本生計,把異味處理自己安頓下來﹔有的專業和物流相關,目標就是從基礎工作幹起,深入瞭解這個行業,再在行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也有人看好這個行業,有創業計劃,打算先做一段時間“臥底”,為將來創業打好基礎。

同時,記者還發現在校大學生也紛紛兼職“快遞小哥”,兼職大學生也是各有目標。有的想掙點小錢,補貼日常,正好快遞點在校園,不耽誤學業,就選擇瞭兼職“快遞小哥”﹔有的專業相關者想通過這個窗口,觀察市場,實踐所學,充實自己﹔還有大學生通過兼職,進而嘗試快遞項目的創業。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記者發現,盡管更多的人所學專業並不對口,很多大學生已然樂於選擇快遞行業。但這並不意味著做“快遞小哥”就是浪費瞭自己的專業,恰恰相反,更多的大學生,是在很好地利用瞭快遞這個行業的特點,他們通過參與快遞投送、信息整理等業務,鍛煉自己適應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同時,也充分利用這個窗口,通過研究快遞承載的商業信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或創業規劃做準備。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俄羅斯作傢克雷洛夫曾如此告誡過世人。看來,在就業市場上,很多大學生做“快遞小哥”僅僅是個“小目標”,做做又何妨?

(責編:孫博洋、喬雪峰)

D20513AADCC27904
arrow
arrow

    e2b8gn9dh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